每個孩子從出生后,就開始用聽覺學習語言,且必須經歷四個階段:“聽察覺”、“聽分辨”、“聽識別”、“聽理解”!
是助聽設備的問題嗎?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助聽器主要起放大聲音信號的作用,只解決能否聽見的問題,而大腦對傳進來的各種聲音,特別是形形色色的語言需要有認知、理解、記憶、掌握等過程,可解決能否聽懂的問題。而在這之前,還需要聾兒進行聆聽的練習,讓助聽增益不斷提升才是關鍵。是鈴鐺的聲音還是敲桌子的聲音,分辨是孩子理解聲音的重要基礎,大部分聾兒的語言康復難題,不是發音標準與否,而是對聲音的理解問題。
很多家長存在一個誤區:我孩子已經佩戴助聽器了,可以聽到了,孩子也學會了不少詞語,也會說了,還有沒有必要去康復中心進行康復?
這種急于求成的心態可以理解,但是家長要認識到從“聽得到”到“聽得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人們進行語言交流,必須能夠聽見并聽懂別人說的是什么,還要能使自己的發音器官各部分很好地協調運用,將想說的話表達出來,而且運用得恰當。這對健全人來說不算困難,因為他們從一出生起就開始自覺不自覺地接受著大量的聽覺、言語訓練。而對于聾兒來說則很難,由于聽力障礙造成聽覺發育遠遠落后于同齡健全兒童;
由于聾兒長期不開口說話,發音器官僵硬、不協調,加之不能理解、掌握、運用語言,因此需要進行科學的訓練,才能使聾兒的說話、與人交談達到清楚、流利。
不要覺得孩子會簡單地說話,就代表孩子沒有問題了,其實康復的時候不僅是讓孩子學會說話那么簡單,所以去康復學校去系統的學習康復知識,才能讓助聽設備發揮作用,讓孩子成長的更好。
最后一個步驟就是“表達”,表達是語言的最終階段,孩子要把所學的碎片化的知識和技巧連貫起來,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對話,這個步驟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