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多年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我們發現一個人從開始不口吃到變成一個真正的口吃者一般需要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語言上出現大量口吃現象階段。
原因我們在上面剛剛分析過,主要是由于內部語言和外部語言發育不平衡和與別人模仿等原因造成的。這時的孩子還沒有什么心理問題,只是語言上出現了明顯的口吃現象,還不能算做真正的口吃者。只能稱之為語言上有明顯口吃現象的正常兒童。
第二階段,心理問題逐步形成階段。
處在第一階段的兒童,說話開始口吃了,但他們還不在意,沒有什么心理問題。后來由于以下原因,小孩的心理問題逐步出現了。
1、家庭教育不當
一個小孩剛開始說話口吃,如果能正確引導一般都會自然康復。
但現在很多父母對口吃不太了解,當孩子說話剛出現一點口吃時,就天天對小孩說:你以后說話要慢點說,不能著急,不能出現口吃,要想好了再說等。
殊不知,父母的這片好心卻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孩子剛開始說話口吃,自己也不知道,更不會在意,但父母這么一說,小孩便開始注意自己的說話了,一注意自己說話,突然發現自己還口吃,心里一下子就會緊張,一緊張口吃就更加明顯了。
長此以往,心理負擔也就形成了,心里一有負擔,口吃語言現象會更加明顯。
2、周圍環境不好
小時候偶然的一次口吃,卻遭到周圍人的嘲笑,造成了孩子心理陰影。由于心理原因,孩子后來就不斷關注自己的講話,產生了口吃預感,最終形成的心理問題。
3、口吃者性格因素,如愛面子、臉皮薄、追求完美等。
我們在實踐中發現,有些口吃者小時候口吃很厲害,長大了卻好了。
原因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征:臉皮厚,不怕別人笑話,對什么事都大大咧咧的,不太在意一些細節問題。
他們口吃以后,自己也不太在意,后來自己語言上控制了一下,說話就不太有口吃了。后來隨著語言的發育成熟,很多人就自然的好了。
但大部分口吃者卻沒這么幸運。他們很性格很敏感,很在意自己的說話,有些人還追求完美,這樣卻加重了自己對語言的關注,對說話產生了強迫心理和口吃預感,最終變成真正的口吃者了。
第三階段,心理問題和語言習慣最終形成階段。
由于長時間說話口吃,心理問題產生了,心理又影響了語言問題,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最終就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口吃者。